本文作者:author

绿地集团跨界新能源汽车出口:困境中的转型之路

绿地集团跨界新能源汽车出口:困境中的转型之路摘要: 绿地集团近年来深陷财务危机,2024年预计亏损110亿-130亿元,董事长张玉良更数次被限制高消费。为寻求新的增长点,绿地集团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出口领域。春节过后,绿地集团...

绿地集团近年来深陷财务危机,2024年预计亏损110亿-130亿元,董事长张玉良更数次被限制高消费。为寻求新的增长点,绿地集团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出口领域。

春节过后,绿地集团宣布成立新能源汽车出口公司,首批订单即签约5000辆国产新能源汽车,总金额约7000万美元,车型包括华为问界、蔚来ET5等热门车型,目标市场为沙特、阿联酋等高购买力国家。绿地集团预计单车利润较国内销售提高15%-20%,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年出口10万辆、年销售规模百亿元的目标。

此举与绿地集团近年来持续下滑的业绩密切相关。2021年-2023年,绿地集团营业收入连续两年负增长,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大幅下滑,2023年更是出现近百亿元的亏损。2024年上半年,绿地控股实现营业收入1154.33亿元,同比下降33.74%;归母净利润2.1亿元,同比下降91.97%。房地产市场下行导致结转规模和营收规模下降,2024年1-6月,绿地控股的合同销售金额同比减少49.7%。基建业务同样表现不佳,房屋建设总金额同比下滑34.59%,基建工程总金额同比下滑53.39%。

绿地集团的现金流问题也日益严重,经营活动流量净额已连续五个季度为负值,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远超货币资金,偿债压力巨大。

董事长张玉良也深陷负面新闻。2024年9月,张玉良被法院限制高消费,这已是其第三次被“限高”,此前两次均因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的工程款纠纷。

绿地集团曾是房地产行业的巨头,2014年取代万科成为龙头企业,2015年上市,市值最高达3000亿元。然而,2018年其净利润率已大幅低于同行,2019-2020年“三条红线”全踩,财务风险开始显现。2022年11月,绿地控股未能偿还到期的3.62亿美元高级票据,正式宣告爆雷。此后,绿地集团曾多次进行债券展期。

自2015年提出“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,同时发展大基建、大金融、大消费三大板块”战略后,绿地集团曾尝试跨境电商、电竞、能源、医疗、代建等多个领域,但多元化战略并未形成协同效应,反而导致巨额亏损。

绿地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尝试,是其在困境中寻求转型的重要一步。然而,能否成功扭转颓势,实现业绩扭亏为盈,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。这不仅取决于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运营能力,更取决于其能否有效解决财务危机和债务问题,以及房地产市场整体环境的改善。 其跨界转型能否成功,将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案例,也为其他面临困境的房企提供借鉴。 这其中,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、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,或许能为绿地集团的转型提供新的思路和支持,例如提高供应链透明度,降低融资成本,并优化资产管理效率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15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